考核是“风向标”,也是“竞技场”。江苏苏州市连续12年开展人才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2019年调整为人才科技工作评价监测),通过发挥精准考核“指挥棒”作用,破解人才考核“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三大难题,充分调动县区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市形成了人才工作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发展生态。
优化考核标准,让“考什么”更加精准。为了科学反映各地每年的人才工作实效,苏州市精准科学设置评价指标,采用全量化指标体系,坚持用数据说话,且指标全部采用“当年数”,年年归零再出发,避免先进地区“吃老本”。同时,对考核进一步删繁就简,评价指标从42项精简为30项,评价内容更加聚焦,结合人才科技工作年度重点,灵活调整设置指标,如为引导各地重视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新增“独角兽”培育企业、瞪羚计划企业入库数指标。在采取千分制不变的情况下,通盘考虑指标重要性、监测精准度、对推动工作的引导性等因素,分为6%、4%、2%、1%四个层次,相应调整相关指标权重,对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省级重大人才工程、高新技术企业数等关键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实现动态科学引导,体现精准导向。
深化考核方式,让“怎么考”更加科学。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必须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用各地的比较优势铸就苏州的整体优势。为了既保持先进地区向上的冲劲,又调动后进地区追赶的积极性,苏州市充分考虑先进地区基数大、增长慢,后进地区体量小、进步快的实际,在评价监测中设置先进指数和进步指数,先进指数根据各指标当年度实际完成情况计算,反映各地人才科技工作的领先程度;进步指数根据各指标比上年增减情况计算,反映各地人才科技工作的进步程度。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张家港等十个县区你追我赶,呈现“十虎竞苏州”的生动活跃局面。以苏州高新区和昆山为例,作为人才、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丰富的传统优势板块,两地在近年来的先进指数排名中已经形成了竞相追逐、竞争胶着的态势,在互相追赶中推动人才科技工作逐年上升,也对先进地区苏州工业园区形成“追兵”压力。同时,进步指数也给了更多县区展现特色优势的机会,如吴江区2020年在人才科技工作中全面发力,特别是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等关键指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明显增长,跃升至当年度进步指数排名榜首。
强化结果运用,让“如何用”更加高效。考核结果运用得“掷地有声”,更能考出人才工作的“精气神”、干事创业的“加速度”。根据考核得分情况,差额评定“先进地区”和“创新进步地区”,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发文表彰,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从而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让获得表彰的地区更有荣誉感、显示度,让重视人才工作的领导干部更有动力、更添活力,让落实党管人才责任不到位的领导干部更有压力、更具紧迫感。同时,39家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人才工作全部纳入党建考核,更加强化行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如市科技局聚焦集聚顶尖人才,持续加强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布全球科技人才地图,2022年新立项3个顶尖团队、8个重大创新团队。市市场监管局吸收其他市级部门人才政策“引进 培养”实践经验,修订完善姑苏知识产权人才政策,新增培养类别,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人才考核凝聚起更强“向心力”,推动苏州人才工作更好赋能支撑高质量发展。
(苏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