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独墅湖畔秋意渐浓,记者到达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已是下午,党的二十大代表,该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免疫平台主任马瑜婷刚走出实验室,还没来得及吃午饭。“要盯实验项目进展,指导博士生,学政策理论为参加二十大做准备,每天的安排都很满。”她说。
马瑜婷研究的实验项目是肿瘤免疫学。走上这条科研之路,是她经历爷爷和外公饱受肿瘤折磨离世之后立下的志愿。2008年前往法国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时,她选择了当时冷门的肿瘤免疫方向。
马瑜婷记得,那时学界普遍认为,化放疗主要是通过对癌细胞的直接杀伤来控制肿瘤,很少有人相信免疫系统能发挥作用。她决心用实验结果说话,每周工作80多个小时,最终从扎实的数据中找到细胞死亡调控肿瘤免疫的关键证据,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国际专利,并提前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
2015年,马瑜婷决定回国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在她看来,学好本事回来服务自己的祖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时我是所里第一批员工,一开始经常得拎着冰盒到处租用设备做实验。”从头做起,马瑜婷带着团队搭建平台,提出假说、实验论证、及时总结再尝试,日复一日,深入解析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在肿瘤发生、进展、治疗过程中的机制,努力找到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科研之路并非坦途。“我们用于论文发表的数据,可能不到全部实验结果的十分之一,但团队中大部分硕士或博士都是90后,大家劲头很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马瑜婷说,每一次失败之后,她们要做的是不断改进实验,分析是否需要调整科学假说。在反复实验中,她总结出一个经验:当挫败感无以复加时,光明往往就在不远处。
几年下来,独墅湖畔聚集起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氛围愈发浓厚。马瑜婷团队的研究也有了不少进展,她们找到了压力应激抑制肿瘤治疗效果的“帮凶”——糖皮质激素,发现了压力应激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策略,填补了国际上的一项空白;建立起完备的肿瘤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行为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平台;等等。如今,在应激与肿瘤免疫领域,马瑜婷已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利。
“我们的目的是助力研发创新药物,找到治疗肿瘤更好的办法,减少患者的痛苦。”马瑜婷告诉记者,近10年来,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相继出现。“之前绝大多数肿瘤免疫药物和疗法主要是基于国外学者发现的靶点研发的,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免疫学家们已经取得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种变化,让她感触很深。在留学法国期间,她发现中国科学家在重要的国际舞台、国际会议上发声的机会相对较少,大家都很羡慕国外科学家做出科研成果,但现在中国科学家在很多领域有了原创发现,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力量。
繁忙的科研之余,马瑜婷抽出很多时间开展科普活动。“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定要重视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要靠一代代人的持续努力。”她希望通过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亲近科学,在他们心中埋下投身科学研究的“种子”。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之后,马瑜婷深感自己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是一种荣誉,但更多的是鞭策。”她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展现更多担当,带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进展。未来,她和团队将聚焦神经系统和免疫的互动对话,朝着肿瘤免疫以及感染的研究方向不断深入,利用争取到的科研项目经费做有意义的工作,真正造福于肿瘤患者,为守护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