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设立‘解忧毛线铺’居民编织工作室,通过社区能人技艺传承、居民群众集中议事、亲子家庭爱心义卖、治理基金反哺小区的模式,探索基层治理更优解。”提及“解忧毛线铺”,常熟市兴隆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凤竹很是自豪。“解忧毛线铺”是兴隆社区琴东雅苑小区开展“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的缩影之一,除此之外,小区还推出公益茶话铺、缝纫铺、修理铺等系列服务,持续升级家门口的幸福场景。
今年以来,常熟市深入开展“海棠红·幸福里”建设,打出“强堡垒、抓阵地、优服务、促治理”组合拳,计划到2024年底,试点打造200个左右安全有序、运行高效、环境宜居、幸福和谐的“海棠红·幸福里”小区(自然村),着力构建党建统领下的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共同体和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统起千头万绪
“组织就在您身边”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就在身边。在制定“海棠红·幸福里”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常熟市细化形成一套涵盖建设标准、公开公示、标识使用等内容的工作指引,聚焦组织体系规范度等攻坚方向,重点突出小区(自然村)党组织组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推动组织体系向最基层延伸。
各镇(街道)大力推进小区(自然村)党组织组建,建立村(社区)“两委”成员挂钩联系制度,鼓励“两委”成员兼任小区(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半年内新建小区党组织149个;重塑网格体系,推深做实“精网微格”工程,全新划分网格6600余个,明确网格长、网格员1.5万余名,全面筑牢基层底座。
坚持“像抓村委会一样抓业委会建设”,加强业委会换届组织领导、人选把关等,推动小区党组织书记与业委会委员交叉任职,推行重大事项决策“三审两公开一备案”制度,让小区事务由业主们商量着办。彭根华是一名退休党员,自2022年琴枫苑小区业委会换届担任主任一职以来,他带领业委会与社区、物业三方联动,共商共办老小区加装电梯、新能源汽车充电等难题,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服务提质惠及千家万户
“小场景”撬动“大幸福”
北门大街社区的为老集市烟火气十足,提供义诊、理发、维修等服务,推出的“一元爱心包子”广受老年人欢迎;张坝社区开设“虞你成长”公益课堂,免去双职工家庭看顾儿童的后顾之忧;衡山社区公益助残小铺通过展卖残疾人文创作品、手作糕点,为残疾人打开就业创业新思路……这样的“小切口”幸福场景正在常熟遍地开花。
常熟市区分自然村、商品房小区、安置小区、外来人口集聚小区等类型,因地制宜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聚焦“一老一小一特”等重点群体需求,建强具有健康诊疗、长者娱乐、儿童游乐等功能的15分钟党群服务圈,全天候开放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常态化提供中午、晚间及周末延时错时服务,累计打造海棠铺子、农蔬直通车、假日课堂、老年大学等群众有感的幸福场景291个,辐射周边群众超12万人次。
如何让这些幸福场景有支撑、可持续?常熟市探索成立社区治理基金,通过“益元租”、停车“微循环”等方式提升“自我造血”功能。海福新城社区以公共空间闲置时间出租的方式拓宽治理公益基金来源,将收益所得反哺小区开展设施修缮、环境维护、暖心慰问等。
资源集聚回应千期万盼
“远亲”“近邻”齐给力
近日,常熟市职能部门、国企、属地负责人和村民代表“相约”湖泾村,实地调研并共同探讨形成一套适合城中村的天然气管网敷设架空方案。“等天然气通了,生活就更方便了!”村民朱大爷笑呵呵地说。
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的方向。常熟市建立村、社区问题、需求、资源、服务“四张清单”,用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共驻共建、包片联村”机制,发动各单位党组织挂钩联系村社,下沉领办电瓶车充电棚建设、小区架空层升级改造等民生“关键小事”314件。创新发起“治理伙伴”报到,引导54家“两新”组织“揭榜领办”村级道路亮化、小区儿童游乐区改造等近百件实事项目。针对基层无法独立解决的痛点堵点,搭建“海棠有约”平台,由村、社区发起“吹哨”,邀请市级职能部门下沉协商解决。
不仅有热心肠的“远亲”,更要依靠家门口的“近邻”。依托“先锋领治”小程序,1.77万余名在职党员、2.43万余名志愿者回居住地小区(自然村)报到,今年以来提供“水电气”维修等便民服务4300余场次,包联帮扶特殊群体400余名。着眼激活自治力量,组建各类兴趣小组656个,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投大赛,以项目邀约制引导群众投身基层治理。探索成立常熟市基层治理学院,为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物业企业人员、业委会成员等赋能加油,群策群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