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过娃娃机吗?我的工作和‘抓娃娃’差不多。”站在长江边的码头旁,江苏省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门机司机黄强,指着远处矗立的一排“巨兽”,热情地介绍。
黄强说的“娃娃机”,是50米高的门机,操作员需要在距离地面20多米的驾驶室里,仅凭操作杆和脚踏板起吊货物,难度可想而知。黄强却能让这些“巨兽”乖乖听话,做到货物零损耗,这份操作自如的精湛“功力”,他修炼了20余年。
2000年,黄强从上海港湾学校毕业,成为张家港第一批具有全日制中专学历的门机司机。他第一次爬上门机驾驶室时,手脚都有些发抖。业精于勤!之后,他抓住一切上门机训练的机会。每次别的学员下机休息,他还留在现场,反复练习。师傅王国兴说,他带过的徒弟中,黄强不是最有天分的,却是最认真的一个。
在他看来,港口设备、工艺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时代浪潮,不仅要提高操作技能,还要花精力攻克技术难关、优化装卸工艺。
2004年,公司首次进行接卸钢管作业。由于钢管重量较轻,作业过程中钢丝绳晃动十分明显,许多司机都觉得难以操作。黄强认真观察,思索破题之策。终于,他发现通过控制变幅操作,可以将钢丝绳晃动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
此后,黄强又特意收集来港货种资料和作业特点,结合操作经验,把散货、木材、件杂货等货种整体吊装过程进行标准化动作分解,形成了一套“黄强门机操作法”。面对某种情形,手脚应如何动作,应持续多长时间,这些步骤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如今,这本“宝典”已成为门机司机的基础教材。
“作为党员,我要带头钻研技术,这得有工匠精神,要做就做到最好。”眼下,他与同事一起讨论门机远程操作系统的完善方案。远程操作系统使司机可以通过屏幕、手柄操作门机,不必再爬上距离地面20多米的狭小驾驶室,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安全。目前,港埠分公司已有数台门机实现了远程操作,黄强希望这一系统在港口内全面铺开。
“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工具的一个小小改良和革新,都能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发挥巨大作用。”黄强说。这些年来,他研究解决了多个货种的吊装难题,带领工作室开展工艺革新和技术创新60余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7项、国家软件著作权9项。